草鸡蛋、土鸡蛋、山鸡蛋、柴鸡蛋、生态蛋……现如今,市面上种类繁多的鸡蛋名称,着实让消费者眼花缭乱、不知所措。记者注意到,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,眼下,市场上一款“孕妇鸡蛋”脱颖而出,受到不少准妈妈们的热捧。
据悉“孕妇鸡蛋”价格可不菲,要说这物有所值也行,可事实并非如此。这只是商家迎合消费者心理,玩的“噱头”罢了。
“孕妇鸡蛋”受追捧,一则有市场需求,都希望孕妇和孩子健康,故而就舍得花钱,什么都要最好的;二则是一些商家摸准了消费者心理,也就“顺势而为”,炒作概念与抬高价格;三则是因为人们的辨识能力有限,加之市场监管不严,一些“概念”消费,也就有孔可钻,更有甚者做得风生水起。
经济的发展,与之带来的是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,精明的商家也就紧紧抓住商机,崇尚、推广“概念销售”,无所不及。他们在推出新产品时,往往以概念先行,提出消费新理念,进而唤起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渴求与企盼。于是,冰箱的“健康”、电视的“环保”、空调的“静音”等概念,“奉献”到消费者面前。
而消费者一旦被“概念”引诱,迷恋于此,受伤的还是自己。以鸡蛋为例,不管购买哪种鸡蛋,安全、新鲜是第一指标。重“概念”轻“质量”,商家吹嘘得再玄乎,消费者买到“陈年老蛋”折损的不仅是钱财,更有可能是身体健康。因此,买鸡蛋重在掌握“选新鲜蛋”的技巧,比听“概念”有用。
玩“概念”,会使企业混淆了行业标准与营销语言之间的界限,造成“概念战红红火火,标准化自言自语”的尴尬局面。于消费者而言,面对各种诱人的“新概念”宣传,还应多些理性选择,千万别被忽悠了。而市场的监管不乏力,也才能消弭玩“概念”营销的战火。毕竟,鸡蛋还是“鸡蛋”。 |